2008年2月24日,星期日(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论坛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有效整合资源 构筑平安和谐
中共金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俞流传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围绕这一目标,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任务和新举措,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方向,全面落实好这一重大任务。
  实践证明,大量社会不和谐因素发生在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和谐也主要依靠基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着力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深入开展平安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整体合力。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以整合基层各部门力量为重点,把基层综治、信访、司法行政、警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管理、反邪教工作等部门的“单兵作战”整合成“合成作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确立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战略性、根本性的任务来抓,要着眼于形成基层维护稳定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夯实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
  积极转变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社会的水平。十七大报告指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因此,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流动人口要加强服务、落实管理,坚持“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城市应急体制和机制,构筑比较完善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重视加强公共安全、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和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上网吧及虚拟社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推行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办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化解矛盾纠纷的持续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提高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由治表到治本的转变。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决策及决策风险评估机制;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落实信访责任制、全员维稳责任制,推行导访员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安定因素;要进一步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基层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
  坚持“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寓打于防、以打促防、打防结合、防控并举。要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准确惩罚犯罪,该严则严,当宽则宽,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要采取动静结合、技防与人防结合、检查管理与打击处理结合的办法,加强联网联动,因地制宜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完善社区、社会面、单位内部和边际地区四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同时,要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构筑基层治安防控的铜墙铁壁,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